中职会计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点击数:559 | 发布时间:2025-01-31 | 来源:www.wegaga.cn

    伴随经济的运行及其进步模式的变化,在一些行业消失的同时,一批新兴的行业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随之而来的,是不少新职位的诞生,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需要新技术以对其进行支持。中国要进步常识经济,就需要要有一批具备革新能力的人才,而这正是目前中职会计实务教学中所缺少的。

    1、中职会计实务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因为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常识的系统性与严密性上面,课程之间发生了割裂的现象,课程的内容也有不少重复,并且缺少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在教授会计专业课程时,侧重点放在了常识理论上,强调了常识理论,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常识的能力。

    2.课堂形式单1、枯燥

    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刻板,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课堂训练机会。并且,这种传统的单一方向的讲课方法枯燥乏味,学生比较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上课时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极低。

    3.时间少,任务重

    在教学和实践练习时,学生的任务是非常重的,学生总是由于不堪重负,最后使得学习的成就甚微。传统的中职会计实务教学一直先给学生一套实习所需要的资料,模拟企业某段时间内的业务量,这就等于学生扮演了企业中的多种角色,不只要承担销售的任务,还要“掌管”仓库货存等等。对于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将脉络把握了解的,繁琐的工作会叫人思绪混乱。因此,一个月的实习下来,学生即使在教师的帮忙下勉勉强强地完成了任务,也还是收成不大,由于他们根本就没一个明确的思路,也不了解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到底使用了哪种方案应付何种问题。

    2、解决中职会计实务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即为教学的向导,只有打造一种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学体系,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第一,应该改变以往的人才观念,不只要看重理论常识的学会状况,还要看重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要练习学生应变问题的能力,增强其以后对职位的适应能力。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系统理论常识固然非常重要,但对于中职院校来讲,更不可以忽略的,是要培养职业型人才。

    2.改变会计实务教学模式

    实践练习要以学生可以同意并完成为首要条件,笔者倡导采取逐项练习的模式。即,依据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学到的常识,设计与之相符的任务,如此,既能使学生充分应用所学常识,又不会给人混乱的感觉,保证学生从始到终有一个明确的脉络,了解什么在遇见那种情况、那些问题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3.手工操作和电算化的有机结合

    在会计实务实践练习时,要可以把手工操作和电算化结合起来。一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完成手工操作的模拟资料后,再通过对财务管理系统的用法,进行一次电算化的实务操作。如此做的目的,既使得学生愈加熟知会计实务的运算步骤,又可以非常不错地理解电算化的意义,同时,也可以练习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实质工作中会计实务的处置能力。

    4.提高对会计实务教学的资料的看重程度

    会计实务教学资料的好坏,对于教学的水平有着紧急的影响。现在,有关于会计实务方面的教程不少,但真的可以适应新时期企业会计实务与会计准则的却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对教师的需要就更高了,由于教师要担当起使用教程的重任;甚至有能力、有条件的,还需要亲自撰写一本适应当地进步近况与与学校教学设施条件相适应的教程。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